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

[建築]日本古城建築圖典

日本古城建築圖典的圖像

  從上週六開始就身體不適,連續休息了幾天,斷斷續續工作之餘,就把之前買的<日本古城建築圖典>給看完了。最初是因為PTT的日本戰國版上的版友推薦我才去買的,買來之後卻一直擱置未看,直到這幾天翻開來仔細研讀,才發現真是一部圖文並茂的好書阿!
  著者是三浦正幸,是日本一級建築師,專攻日本建築史及文化財學。在書中,從圍城的定界到築城前的壕溝、土壘到石壁的製作,乃至於建築天守的基座、天守興築到櫓、城門、御殿、各式建築等等,都有完整的介紹。甚至細如城裡的各種機關,也都有一定篇幅的著墨。
  書中的內容我就不特別做介紹了,有興趣的版友就自己去買吧!也或許等我這方面的書夠充實,資料也夠完備的時候再來發個幾篇相關的文章也說不定。
 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會想閱讀本書的脈絡。最早還是起源於山岡莊八的幾部歷史小說,看到秀吉一夜築起的墨俣城的片段的時候,對於日本古城就有了極大的興味。再來就是KOEI的信長系列了,早如蒼天錄裡近百的城池,到天下創世中用力頗深的城池介面,都讓我對於丸、城池、御殿等等名詞有了更深的好奇。尤其是天下創世,和最近一代的革新相比,雖然沒有在整夜日本地圖上決鬥的快感,但一城一頁的優勢就是把每個城的特色描繪的相當精采,搭配正在看的這本書,更可以說是相得益彰。

  看完書後也讓我原來的一些誤解獲得澄清,比如說:

  天守:最早是信長在安土築城時的突破,最初叫天主而不叫天守,天守是後來才慢慢有的稱呼(而在日文中,天主和天守同為ten-shu的音)。
  御殿:一般為城主的住所。
  而依天下創世的築城模式來看,最早的領地中心為御殿,而後慢慢發展為天守,讓我一直以為天守是城主居住的地方,然而這次錯誤的想法。然而實際的情況是,城主很少住在天守中,有此例的只有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;天守實際上的功用是炫耀城主的實力,在其他大名來訪時,天守往往都是做為招待所而用。所以天守當然是越華麗越好,越高大氣派越能震攝往來的人們,也因此不難想像當初奉命設計這劃世代的首座天守的明智光秀,是多麼的誠惶誠恐了。

  而在天下創世常看到的櫓,一直讓我以為是射弓箭或是發射鐵炮的攻擊據點,然而是也並不完全如此。
  所謂的櫓,嚴格說來比較像是倉庫,用來儲藏各式物資,而依功能不同,分成鐵炮櫓、弓矢櫓、鹽櫓、太鼓櫓、月見櫓...等等。平時作為倉庫使用,而戰時,有些儲藏兵器的櫓就搖身一變作為了攻擊防禦據點使用,也就成為了我們在遊戲中見到的攻擊力強大的鐵炮櫓了,但真正在戰爭用途上,他們是沒有那樣的很黃很暴力的。

  個人蠻推薦這本書給有興趣於日本戰國史的朋友們,對於窺見更多日本戰國時代的面貌,補齊小說文本所不足的地方,將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幫助。

沒有留言: